精彩小说尽在心语小说!手机版

心语小说 > > 陈默陈虎(北朝农门:神农系统与乱世传奇)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陈默陈虎全集在线阅读

陈默陈虎(北朝农门:神农系统与乱世传奇)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陈默陈虎全集在线阅读

金田 著

军事历史完结

军事历史《北朝农门:神农系统与乱世传奇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默陈虎,作者“金田”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【故事简介】 现代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默,在博物馆修复农具时意外穿越到北魏太武帝时期。携带的神农系统绑定了家族传承的百宝空间,让他在乱世中得以凭借现代农业知识逆袭。从改良农具到培育高产作物,从组建农社到赈济灾民,看一介寒门如何在胡汉交融的北朝,用智慧与汗水书写草根传奇。 【核心设定】 1. 系统功能: - 农具改良:可分析古代农具缺陷并提供优化方案 - 作物图谱:收录古今中外3000 植物资料 - 农时预警:提前预测极端天气 - 空间升级:随贡献值解锁药材种植、牲畜养殖等功能 2. 时代背景: - 北魏神麚四年(431年) - 关中大旱引发六镇起义前奏 - 胡汉分治政策下的民生困境。

主角:陈默,陈虎   更新:2025-11-08 03:53:21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一惊蛰后的第七日,平城郊外的风终于少了些黄沙,带着股泥土的湿润气。

陈家那片曾泛着白霜的盐碱地,此刻竟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——胡麻嫩芽。

淡绿色的芽尖顶着层薄土,细细的茎秆撑着两瓣嫩黄的子叶,密密麻麻铺了半亩地,像给灰白的土地盖了层绿绒毯。

陈默蹲在田埂上,指尖轻轻碰了碰芽尖,软乎乎的,带着清晨的露水。

识海里的神农系统适时弹出提示,暖金色的字迹映在眼前:胡麻生长状态:幼苗期,存活率92%,叶片叶绿素含量正常土壤改良进度:碱性降低15%,有机质含量提升至7%,固沙效果显著当前解锁:副食品加工模块(触发条件:胡麻籽深度利用)“活了!

真活了!”

身后传来陈虎的大喊声,他扛着锄头跑过来,鞋上沾着泥,脸上笑开了花,“阿弟,你看这芽,多壮实!

比去年种的粟米强十倍!”

村民们也都围了过来,张老三蹲在地里,小心翼翼扒开土,看着胡麻的根须,连连点头:“这胡麻真能固沙!

你看这土,比之前结实多了,不刮风也不扬沙了!”

王二婶手里挎着个篮子,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粟米饼,分给众人:“多亏了阿默,咱这地才有救了!

等胡麻收了,就能榨油换粮,今年冬天不用饿肚子了!”

人群里一片欢笑声,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族长,也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,看着那片绿芽,嘴角微微勾起。

阳光洒在地里,洒在村民们的脸上,暖融融的,驱散了多日来的压抑。
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远处传来,“哒哒哒”,像惊雷似的,瞬间撕裂了晴空。

村民们的笑声戛然而止,纷纷转头望去。

只见十二匹黑色的战马,驮着身穿铠甲的鲜卑武士,正朝着这边疾驰而来。

战马扬起的黄沙遮天蔽日,武士们腰间挂着弯刀,手里握着长矛,头盔上的狼头徽章在阳光下闪着冷光——是拓跋部的骑兵!

“不好!

是鲜卑人!”

张老三脸色瞬间变了,拉着身边的小伙子往后退,“他们来干啥?

这地可是咱租的!”

陈虎握紧了锄头,挡在陈默身前,脸色凝重:“阿弟,你往后躲,我来应付!”

转眼间,鲜卑骑兵就到了田埂前,十二匹战马围成一圈,将陈默和村民们困在中间。

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鲜卑千夫长,满脸络腮胡,眼神凶狠,他勒住马,抽出腰间的马刀,刀光闪闪,指着陈默厉声喝道:“汉人小子!

你好大的胆子!

竟敢占我拓跋部的牧场,种这些破草!”

牧场?

陈默皱起眉头。

这片盐碱地早在十年前就被鲜卑贵族废弃了,后来村里向平城官府租来开垦,怎么就成了拓跋部的牧场?

“这位大人,”陈默往前走了一步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,“这片地是我们向官府租的,不是牧场,种的是胡麻,能固沙改土……胡扯!”

千夫长打断他,马刀往前递了递,几乎要碰到陈默的鼻尖,“平城郊外的地,都是我们拓跋部的!

汉人没资格种!

限你今日之内,把这些破草全拔了,不然,别怪我刀下无情!”

村民们吓得脸色发白,没人敢说话。

老族长想上前交涉,却被鲜卑武士用长矛拦住,推搡着后退了几步。

陈虎气得浑身发抖,握紧了锄头,却被陈默按住了——现在动手,只会让事情更糟。

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,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传来。

“阿爷息怒!”
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匹白马疾驰而来,马背上坐着个穿淡紫色胡服的少女,头发梳成鲜卑女子的双环髻,腰间挂着串银铃,正是陈瑶。

她翻身下马,动作利落,走到千夫长面前,微微屈膝行礼,用流利的鲜卑语说道:“阿爷(鲜卑人对长辈或长官的尊称),这不是占牧场,是新农社试种的固沙作物。

您看这地,之前全是白霜,现在长出了芽,再过几个月,就能变成良田,到时候不仅能种粮,还能养马,对拓跋部也是好事啊。”

千夫长皱起眉头,打量着陈瑶:“你是谁?

敢管拓跋部的事?”

“我是陈默的妹妹陈瑶,现在在平城贺兰大人府中做事。”

陈瑶说着,悄悄抬眼,给陈默递了个眼神,然后伸手,将腰间的银铃轻轻拨了一下——银铃上刻着个小小的印记,像朵花,又像个符号。

陈默心里猛地一震。

那个印记,他在娘留下的《针指录》最后一页见过!

娘当年在印记旁边写着:“突厥商队信记,遇危可示,必有人助。”

这是母亲留下的暗号!

陈瑶不仅会突厥语,还和突厥商队有联系,甚至可能……和柔然有关(突厥商队常与柔然贸易)!

这个妹妹的身世,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。

千夫长听到“贺兰大人”的名字,脸色缓和了些——贺兰氏是北魏的大族,不好得罪。

但他还是哼了一声:“就算是贺兰大人府里的人,也不能占拓跋部的地!

这破草能有什么用?

不能吃,不能喂马,种了也是浪费!”

“能吃!”

陈默突然开口,声音清亮,“胡麻不仅能榨油,还能做豆腐!

比粟米好吃,比酪浆香甜!”

“豆腐?”

千夫长愣了一下,随即冷笑,“汉人净会吹牛!

豆子能做豆腐,这破草籽也能做?

我不信!”

“大人若不信,我现在就做给您看。”

陈默说着,转身对陈虎道,“哥,你去灶房把磨盘搬来,再拿些胡麻籽;王婶,麻烦你烧锅热水;张叔,帮我找块粗布,再准备点石膏粉。”

村民们虽然疑惑,但还是赶紧照做。

陈瑶站在一旁,悄悄对陈默点了点头,眼神里带着赞许。

很快,磨盘、胡麻籽、热水、粗布、石膏粉都准备好了。

陈默将胡麻籽倒进磨盘,加了点温水,开始推磨。

胡麻籽被磨成了细腻的糊状,散发着淡淡的香气。

他把糊状的胡麻浆倒进粗布兜里,用力挤压,乳白色的浆液流进旁边的陶盆里,剩下的渣子留着(可以喂牲口)。

然后,他把陶盆放在火上,用小火慢慢煮,边煮边搅拌,防止糊底。

等浆液煮到冒热气,表面结了层薄膜,他把石膏粉用水调开,慢慢倒进浆液里,搅拌均匀,然后盖上盖子,焖了半个时辰。

半个时辰后,陈默掀开盖子——陶盆里的浆液己经凝固成了雪白的块状,像块白玉,散发着浓郁的香气。

他用刀把豆腐切成小块,放进碗里,递到千夫长面前:“大人,您尝尝。”

千夫长半信半疑地接过碗,用手指捏了块豆腐,放进嘴里。

入口即化,软嫩香甜,带着胡麻的清香,比鲜卑人常喝的酪浆更细腻,比汉人吃的豆豆腐更有味道。

他眼睛一亮,几口就把碗里的豆腐吃完了,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:“好吃!

此物比酪浆更美味!”

他看向陈默的眼神,瞬间从凶狠变成了热切:“汉人小子,这胡麻豆腐真能大量做?

你这胡麻种子,能不能卖给我?

我用三匹战马换!”

村民们都惊呆了——三匹战马!

那可是顶得上十亩地的价钱!

陈默心里一喜,连忙点头:“能大量做!

种子也能卖!

不过大人,这地……地归你了!”

千夫长大手一挥,豪爽地说,“只要你以后多给我做胡麻豆腐,再给拓跋部提供胡麻种子,这地不仅归你,我还让族人帮你开垦!”

说着,他解下腰间的皮囊,递给陈默:“这里面是战马的契书,三匹战马,明天就给你送到村里来!”

一场剑拔弩张的危机,就这样被一碗胡麻豆腐化解了。

鲜卑武士们围着陶盆,争相品尝胡麻豆腐,一个个赞不绝口。

老族长看着这一幕,眼神里满是欣慰,对陈默竖起了大拇指:“阿默,好样的!”

陈瑶走到陈默身边,悄悄说:“阿兄,贺兰大人让我告诉你,拓跋部是六镇里最和善的部落,和他们交好,以后能少很多麻烦。”

陈默点点头,看向陈瑶:“刚才那个突厥商队的印记……”陈瑶眼神闪烁了一下,低声道:“以后再跟你说,贺兰大人还在等我回去。”

说完,她翻身上马,朝着平城的方向疾驰而去。

看着陈瑶的背影,陈默心里的疑惑更重了——这个妹妹,和贺兰大人、突厥商队、拓跋部之间,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?

二夕阳西下,村民们扛着农具,哼着小调回村了。

陈家土窑前,三匹高大的战马拴在木桩上,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。

陈虎摸着战马的鬃毛,笑得合不拢嘴:“阿弟,咱现在也是有战马的人了!

以后谁再敢欺负咱,咱就骑马揍他!”

陈默却没那么轻松。

他知道,卢植不会善罢甘休。

白天鲜卑骑兵来的时候,他隐约看到远处有个黑影在窥探,看服饰,像是卢记粮行的人。

果然,到了深夜,土窑里的油灯还亮着。

陈默坐在炕边,翻看着娘留下的《针指录》,识海里的神农系统突然弹出一道红光:系统监听功能触发(范围:10里内)监听内容:卢植密使与六镇鲜卑贵族对话密使:“掌柜的吩咐,陈默那小子种胡麻成功,还拉拢了拓跋部,再不除他,以后咱在平城郊外就没活路了!”

鲜卑贵族:“可拓跋部护着他,我们不好出面……”密使:“不用出面!

掌柜的雇了马贼,今夜就去烧了他的试验田!

只要田毁了,胡麻死了,拓跋部自然会找他麻烦!”

烧试验田!

陈默猛地站起身,眼神一凛。

他赶紧叫醒隔壁炕上的陈虎:“哥,快起来!

卢植雇了马贼,要烧咱的胡麻田!”

陈虎瞬间清醒,抓起身边的斧头:“什么?!

这狗东西竟敢来烧田!

我去叫村民,跟他们拼了!”

“等等!”

陈默拉住他,“马贼手里有刀有枪,村民们只有农具,硬拼会吃亏。

我有办法。”

他集中意念,沉入神农空间。

之前解锁的副食品加工模块旁边,此刻多了个应急防御的选项。

他点开,里面弹出一个图谱:火龙阵。

图谱上画着用铜灯台连接油脂管道的设计,下面写着注释:“用改良铜灯台为基点,以麻布浸油为引,连接成环形防线,点燃后可形成火墙,阻敌进攻,适用于防御农田、村落。”

“哥,你去灶房把咱之前熬的胡麻油都搬出来,再让村民们把家里的旧麻布都拿出来,撕成条;张叔他们会打铁,让他们赶紧打造十几个铜灯台,按照这个图样做!”

陈默一边说,一边把火龙阵的图谱画在麻布上。

陈虎虽然不知道火龙阵是什么,但还是赶紧点头,跑出去叫村民了。

很快,土窑前的空地上又热闹起来。

村民们拿着旧麻布、胡麻油,张老三带着几个铁匠,用之前剩下的青铜边角料,连夜打造铜灯台。

铜灯台不大,底座是圆形的,上面有个凹槽,用来装胡麻油,灯芯是用麻布做的,旁边还留了个小孔,用来连接油脂管道(用竹子做的)。

陈默指挥着村民,在胡麻田的西周挖了条浅沟,把铜灯台每隔五步放一个,用竹子管道连接起来,然后在管道里灌满胡麻油,灯芯浸油,再在田埂上挖了十几个陷马坑,坑里铺上树枝和干草,盖上薄土,做好伪装。

“阿默,这样真能挡住马贼?”

王二婶手里拿着麻布条,有些担心地问。

“能!”

陈默点头,“马贼骑马,陷马坑能困住他们的马;火龙阵一点燃,就是一道火墙,他们进不来,也烧不了田!”

到了丑时,一切准备就绪。

村民们拿着锄头、镰刀,躲在田埂后面,紧张地盯着远处的路。

陈默站在最前面,手里握着青铜耒耜,识海里的系统界面亮着,应急照明系统己经开启——只要马贼靠近,就能瞬间点亮所有铜灯台。

果然,没过多久,远处传来了马蹄声,还有人的吆喝声。

十几名马贼骑着马,手里拿着火把,朝着胡麻田疾驰而来。

他们穿着黑衣,脸上蒙着布,一看就是惯犯。

“来了!”

陈虎低喝一声,握紧了斧头。

马贼越来越近,眼看就要到田埂前。

陈默猛地按下系统界面上的点火按钮——“唰!”

所有铜灯台里的灯芯瞬间被点燃,胡麻油燃烧起来,火焰顺着竹子管道蔓延,形成了一道环形的火墙,通红的火光映亮了夜空,把胡麻田围得严严实实。

“什么东西?!”

马贼们吓了一跳,连忙勒住马。

就在这时,“轰隆”几声,最前面的几匹战马掉进了陷马坑,马嘶声、人的惨叫声此起彼伏。

“动手!”

陈默大喊一声。

陈虎率着村民们冲了出去,手里拿着锄头、镰刀,朝着马贼打去。

陈默则指挥着几个年轻小伙子,把曲辕耧车改装成了投石车——去掉播种漏斗,在辕杆上绑上一个木筐,里面放上点燃的火把,用力一推,火把就朝着马贼飞去。

“嗖嗖嗖!”

火把落在马贼中间,点燃了他们的衣服和马鞍,马贼们乱作一团。

远处,一道黑影站在土坡上,看着田里的混战,嘴角勾起一抹笑容——是拓跋宏!

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商队服饰的武士,手里握着弓箭,随时准备接应。

他这次来,不仅是为了帮陈默,更是为了看看这个能种出胡麻、造出曲辕耧车的汉人少年,到底有多大的本事。

混战持续了半个时辰。

马贼们没料到会有这么严密的防御,战马被困,又被火墙挡住,很快就败下阵来,丢下几具尸体,狼狈地逃走了。

村民们欢呼起来,陈虎手里拿着个马贼掉落的包裹,跑过来递给陈默:“阿弟,你看这是什么!”

陈默打开包裹,里面是几锭银子,还有几枚铜钱。

铜钱上刻着“永光”二字——是南朝的货币!

识海里的系统瞬间弹出提示:检测到南朝货币,标记势力:萧摩诃(南朝陈将领,常与北方马贼勾结,走私物资)提示:卢植与南朝势力存在联系,需警惕后续南北勾结风险萧摩诃?

南朝势力?

陈默握紧了手里的铜钱,眼神凝重。

卢植不仅勾结六镇鲜卑贵族,还和南朝的将领有联系?

这个粮商,背后的势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!

远处的拓跋宏看到包裹里的南朝货币,眼神也沉了下来。

他转身对身后的武士道:“回去告诉陛下(北魏太武帝拓跋焘),南朝势力己经渗透到平城郊外,需加强防备。

另外,密切关注陈默和卢植的动向。”

武士点头,跟着拓跋宏,悄无声息地离开了。

三第二日清晨,暴雨倾盆。

胡麻田里,陷马坑被雨水灌满,马贼的尸体己经被拖走,只剩下一些血迹。

村民们正在修补火墙,清理田埂上的杂物。

陈默蹲在地里,看着胡麻嫩芽,系统提示胡麻存活率未受影响,土壤因雨水浸润,碱性再降5%。

“阿弟,卢植这狗东西,竟然勾结马贼和南朝人,太歹毒了!”

陈虎手里拿着锄头,气得咬牙,“咱们得想个办法,不能总等着他来害咱们!”

陈默点点头。

卢植不死心,肯定还会再来。

而且他背后有鲜卑贵族和南朝势力,硬拼不行,得用巧劲。

他起身,回到土窑,再次沉入神农空间。

之前解锁的农具锻造和副食品加工模块旁边,此刻又多了个新的模块——服饰制造。

模块下面,放着一张图纸,正是娘留下的胡服改良图!

图纸上,胡服的窄袖改成了半宽袖,长裙摆裁成了短款,加上了绑腿,领口是交领和盘扣结合,旁边用汉隶写着注释:“胡麻纤维可织布,比麻布坚韧,比丝绸耐磨,织成此衣,冬暖夏凉,可赠鲜卑牧民,换战马、牛羊。”

胡麻纤维织布!

陈默心里猛地一亮。

胡麻杆可以提取纤维,织成布,再按照娘的改良图,做成胡服,送给鲜卑牧民——拓跋部的牧民冬天缺棉衣,胡麻织的衣服又暖又结实,他们肯定喜欢!

这样既能和拓跋部加深关系,化解胡汉矛盾,还能换取战马、牛羊,壮大新农社的实力!

而且,胡麻布不仅能做衣服,还能做帐篷、马鞍,都是牧民需要的东西。

只要和拓跋部建立起稳定的贸易链,卢植就算勾结再多势力,也动不了他!

“哥,我有个主意!”

陈默走出土窑,对陈虎道,“咱用胡麻杆提取纤维,织成布,按照娘的改良图,做成胡服,送给拓跋部的牧民,换战马和牛羊!”

陈虎愣了一下:“胡麻杆还能织布?”

“能!”

陈默点头,“系统提示,胡麻纤维比麻布坚韧,织成的布又暖又结实,牧民们肯定喜欢。

只要和拓跋部搞好关系,他们就会护着咱,卢植再想害咱,就得掂量掂量!”

他转身,对村民们大声说:“乡亲们,从今天起,咱们分两组——一组继续种胡麻,照顾试验田;另一组跟着我,提取胡麻纤维,织布做衣服!

等衣服做好了,咱就去拓跋部换战马、换牛羊,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!”

村民们一听,都兴奋起来。

张老三捋着胡子:“阿默,你说咋干,咱就咋干!

跟着你,有奔头!”

王二婶也笑着说:“我会织布,我来教大家!

胡麻布织成衣服,肯定好看又好穿!”

很快,土窑前的空地上又搭起了几个简易的作坊。

村民们把收割的胡麻杆(只收了一部分,不影响幼苗生长)放在水里浸泡,然后剥皮、捶打,提取里面的纤维;王二婶带着几个妇人,坐在织机前,将胡麻纤维织成布。

陈默则按照娘的改良图,裁剪布料,缝制胡服。

他拿起针线,手指灵活地穿梭,很快,一件半宽袖、短款、带绑腿的胡服就做好了——淡灰色的胡麻布,交领上绣着小小的胡麻花纹,既好看,又实用。

三日后,十件胡服做好了。

陈默带着陈虎,牵着之前换来的三匹战马,去了拓跋部的营地。

拓跋部的营地在平城郊外的草原上,帐篷连绵,牛羊成群。

千夫长看到陈默送来的胡服,眼睛一亮,拿起一件穿上,大小正好,袖子活动自如,绑腿能护住膝盖,比他之前穿的胡服舒服多了。

“好!

太好了!”

千夫长连连称赞,“这衣服又暖又结实,比羊皮袄还舒服!

陈默小子,你想要多少战马、牛羊,尽管说!”

“千夫长,我不要多,”陈默笑着说,“十件衣服,换十匹战马,二十只羊。

以后,我每月给你们送一百件衣服,换一百匹战马,两百只羊,怎么样?”

千夫长想都没想,一口答应:“成交!

以后你的胡麻田,我派族人帮你守着,谁要是敢来捣乱,我砍了他的头!”

就这样,陈默和拓跋部建立起了稳定的贸易链。

胡麻布做的衣服、帐篷、马鞍源源不断地送到拓跋部,战马、牛羊、奶酪也源源不断地送到新农社。

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,村里的战马从三匹变成了三十匹,牛羊也有了上百只,新农社的名声,在平城郊外越来越大。

土窑里,陈默看着神农系统界面上不断上涨的胡汉融合度,嘴角露出了笑容。

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

有了拓跋部的支持,有了胡麻种植、农具改良、服饰制造的技术,他不仅能保护村民,还能一步步实现那个改变乱世的计划——让更多的人,吃上饱饭,穿上暖衣。

而此刻,平城城内,卢记粮行的后院。

卢植看着密使送来的消息,脸色铁青。

陈默不仅和拓跋部勾结,还建立了贸易链,实力越来越强。

“废物!

都是废物!”

卢植把手里的茶杯摔在地上,对着密使怒吼,“连个小小的农子都搞不定,我养你们有什么用!”

密使跪在地上,浑身发抖:“掌柜的,拓跋部护着陈默,我们动不了他……而且,陈默还和粟特商队有联系,胡麻种子和布料,都是通过他们运进来的……粟特商队?”

卢植眼神一狠,“好,既然动不了陈默,就动粟特商队!

你去告诉六镇的鲜卑贵族,就说粟特商队私通汉人,走私物资,让他们截了商队的货!”

密使连忙点头:“小人这就去!”

看着密使离去的背影,卢植嘴角勾起一抹阴笑。

陈默,你以为和拓跋部、粟特商队勾结,就能高枕无忧了?

我倒要看看,没了粟特商队的支持,你还怎么种胡麻,怎么织布!

一场新的危机,正在悄然酝酿。

而陈默,还不知道,他即将面对的,是六镇鲜卑贵族和粟特商队的冲突,以及背后更深的阴谋……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