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夏的溪云村总被山雨缠上,连着下了三天,泥土里都泡出了霉味。
林羽正在药铺里翻晒陈皮,忽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咳嗽,粗嘎得像破锣,一下接一下,没完没了。
抬头一看,是村里的张猎户。
他裹着件湿透的蓑衣,头发上还滴着水,脸色青黄,嘴唇却干得起皮。
“小羽,给我抓两副治咳嗽的药。”
他说话时带着喘,每说一个字都要咳两声,“这毛病缠了快半月了,白天还好,一到夜里就咳得睡不着,肺都快咳出来了。”
林羽放下手里的陈皮,拉过张猎户的手腕。
脉象浮而濡,像是水里泡过的棉线,软趴趴的没力气。
再看舌苔,白腻得像抹了层猪油,边缘还带着齿痕。
“夜里咳得厉害?”
林羽追问,“是不是一躺下就加重,坐起来能好点?”
张猎户愣了愣:“你咋知道?
就跟你说的一模一样!
有时候咳得厉害了,我就披着衣服在院里站到天亮,真是熬不住了。”
林羽皱起眉。
按《黄帝内经》里说的,“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”,可张猎户这症状,不像普通的燥咳,倒像是……他忽然想起爹生前说过,有些病不光是风寒湿热作祟,还跟住的地方有关。
“张叔,你家那屋子,是不是还在村西头的阴坡上?”
林羽问。
“是啊,住了快十年了。”
张猎户咳着说,“咋了?
跟咳嗽有关系?”
“不好说,我去看看。”
林羽抓起药箱,“先给你开两副化痰的药,枇杷叶刷干净绒毛,加陈皮煮水,放冰糖,先喝着。”
他边说边往纸上写,“记住,枇杷叶的绒毛一定要刷净,不然会呛得更厉害。”
张猎户的家在西山脚下,背靠着一片密林,院子里积着雨水,墙角长了层青苔。
林羽刚踏进院门,就觉得一股湿冷的气往骨头缝里钻,比别处至少低了两度。
“你看这墙根。”
林羽指着东墙,那里的土坯都泡软了,摸上去湿乎乎的,“阴坡见不着太阳,雨水排不出去,湿气全闷在屋里,你天天住这儿,肺能不闹毛病?”
张猎户挠挠头:“那咋办?
总不能拆了重盖吧?”
林羽没答话,绕着屋子转了一圈。
西窗正对着密林,风从树缝里钻进来,带着股腐叶的腥气;北屋墙角堆着些打猎用的兽皮,潮得能拧出水。
他正琢磨着,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脚步声,一个穿着青布裙的姑娘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铜盘,盘子上刻着些弯弯曲曲的符号,像是鬼画符。
“你是?”
林羽有些警惕。
这姑娘看着也就十七八岁,眉眼清亮,身上却有种说不出的沉静,不像是村里的人。
“路过此地,听见咳嗽声,特来看看。”
姑娘走进院子,目光扫过西周,最后落在铜盘上,指尖在盘上轻轻点了点,“坎位低洼聚湿,兑位风带浊气,这屋子气场违和,久住必伤肺气。”
林羽愣了愣。
坎位是北方,兑位是西方,正好是北屋和西窗的位置。
这说法虽然玄乎,却跟他刚才的判断对上了。
“你懂这个?”
林羽问。
姑娘笑了笑:“略懂些奇门遁甲。
气场就像人的气血,顺则安,逆则病。
这屋子坤位(西南)本该是土性,却被积水占了,土克水,水反侮土,湿气能不泛滥?”
她走到西南角,那里果然有个积水的土坑,是下雨时从房檐流下来的水积的。
“把这坑填了,再在巽位(东南)种棵石榴树,巽属木,能疏泄湿气,木生火,还能引点阳气过来。”
张猎户听得首咋舌:“种棵树就能治病?”
“不是树能治病,是调气场。”
姑娘说,“《道德经》里说‘人法地,地法天’,人住的地方不和,身体自然会出毛病。
就像这咳嗽,看着是肺的事,其实是湿气犯肺,根源在环境。”
林羽心里一动。
这说法和《黄帝内经》的“人与天地相参”不谋而合,只是换了种说法。
他看着姑娘:“你还懂医术?”
“不懂医术,懂点调气的法子。”
姑娘说,“你开的枇杷叶陈皮汤能化痰,但不治根。
不如再加两味药,苍术和厚朴,燥湿健脾,脾强了,才能运化湿气。”
林羽眼睛一亮。
苍术燥湿,厚朴行气,这两味药确实对证,他刚才怎么没想到?
“我叫苏瑶。”
姑娘自我介绍,“看你施针救人的法子,像是懂些门道,特来结交。”
林羽这才想起,昨天在山里救那孩子时,远处好像有个人影,难道就是她?
“我叫林羽。”
他拱手道,“多谢苏姑娘指点。”
当下也不耽搁,林羽帮着张猎户填了西南角的水坑,又去后山挖了棵石榴树苗,栽在东南方。
苏瑶在旁边看着,时不时提醒几句“根要培实土要高出地面”,像是很有经验。
忙完这些,林羽又给张猎户调了药方,在原来的枇杷叶、陈皮里加了苍术和厚朴,嘱咐他:“每天早上晒半个时辰后背,背对太阳,让阳气晒晒督脉,补补肺气。”
张猎户半信半疑,可当天晚上,咳嗽真的轻了些。
过了三天,他特意跑到药铺来,红光满面的,说夜里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。
“那姑娘说的真管用!”
张猎户乐呵呵地说,“我把西窗堵了一半,北屋的兽皮搬到东屋晒了晒,现在屋里亮堂多了,也不那么潮了。”
林羽心里却在想苏瑶。
这姑娘懂奇门遁甲,还懂医理,绝不是普通的路人。
他正琢磨着,药铺门口又来了人,正是苏瑶,手里拿着那只铜盘。
“林小哥,看你用药实在,想跟你打听个地方。”
苏瑶说,“听说县城里有个旧书铺,藏着些医书,你知道在哪吗?”
林羽眼睛一亮。
他早就想去县城找些医书看看,只是一首没伴。
“我知道,正要去呢,不如一起?”
苏瑶点头:“好。”
两人收拾了简单的行李,林羽把那本《伤寒杂病论》残页揣在怀里,又带上了那几根鬼门针。
临走前,他回头看了眼溪云村,炊烟在晨雾里袅袅升起,忽然觉得,这小小的村子,怕是装不下他想学的东西了。
路上,林羽忍不住问苏瑶:“你那奇门遁甲,真能看病?”
苏瑶笑着晃了晃铜盘:“不是看病,是找病因。
就像你诊脉看舌苔,我看方位气场,都是找病根的法子。
医道同源,殊途同归罢了。”
林羽若有所思。
他想起游医说的“合阴阳”,或许,这阴阳里,不光有人体的阴阳,还有天地的阴阳。
前路漫漫,他好像摸到了医道的另一扇门,门后是什么,他还不知道,但他知道,这趟县城之行,绝不会简单。
文章中提取的偏方(含详细克数,以成年男性为参考,可根据体质、病情调整)1. 张猎户咳嗽初期化痰方(内服,针对湿邪犯肺型咳嗽)- 组成:枇杷叶10g(鲜品加倍)、陈皮6g、冰糖8g(调味)。
- 用法:先将枇杷叶背面绒毛用刷子彻底刷净(避免刺激咽喉加重咳嗽),与陈皮一同放入砂锅,加清水400ml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,关火前5分钟加入冰糖,搅拌至融化,滤出药汁温服。
每日1剂,分2次服用(早晚餐后各1次),连服2-3天,起到燥湿化痰、缓解咳嗽的作用。
- 备注:若咳嗽伴咽喉干痛,可加麦冬5g同煮,增强润肺效果;服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腻食物,以免加重湿气。
2. 张猎户咳嗽调理方(内服,针对湿邪犯肺、脾虚生湿)- 组成:枇杷叶10g、陈皮6g、苍术8g、厚朴6g、冰糖8g(调味)。
- 用法:枇杷叶刷净绒毛后,与陈皮、苍术、厚朴一同放入砂锅,加清水500ml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5分钟,关火前5分钟加入冰糖,滤出药汁温服。
每日1剂,分2次服用(早晚餐后各1次),连服3-5天,可燥湿健脾、行气化痰,从根源改善湿邪引起的夜间咳嗽。
- 备注:苍术、厚朴药性偏温燥,若服药后出现口干、便秘,可减少苍术用量至5g,并加少量麦冬(5g)平衡药性;孕妇、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3. 张猎户咳嗽辅助调理法(外用+生活建议)- 穴位按摩:每日按揉肺俞穴(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和脾俞穴(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,每次每穴按揉3-5分钟,力度以酸胀为宜,可增强肺功能、健脾祛湿,辅助缓解咳嗽。
- 生活调理:每日晨起背对太阳晒后背30分钟(避开正午强光),借助阳气补充肺气;及时清理居住环境积水,保持室内干燥,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加重湿邪。
重要提醒1. 上述偏方适用于“湿邪犯肺”型咳嗽(典型症状:夜间咳嗽加重、舌苔白腻、脉象濡缓),若咳嗽伴高热、痰中带血、胸痛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,排查肺炎、肺结核等疾病,不可仅依赖偏方。
2. 苍术、厚朴等药材有一定药性,用药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,结合个人体质(如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)调整剂量,避免自行用药引发不适。
3. 若服药3天后咳嗽无缓解或加重,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切勿拖延病情。
最新评论